部汇
拼音:bù huì
注音:ㄅㄨˋ ㄏㄨㄟˋ

部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分门别类;部类。 2.犹部首。

引证解释:

⒈ 分门别类;部类。

《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 无量建请缮録补第,以广秘籍。天子詔於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 无量为之使。”
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七》:“夫子釐《雅》《颂》以正其所,而《崧高》部汇自属《大雅》;足以见《雅》之体可以包《风》,《风》之义不得抗《雅》,其证甚明也。”

⒉ 犹部首。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序说:“关于考释之类辑, 罗氏弟子有商承祚者于一九二三年著有《殷虚文字类编》十四卷,就文字之已识者依《说文解字》部汇分别出之,每字广搜各种异形,一字有至四十五种书法者(如羊字),最便于初学者之检阅。”

网络解释:

部汇

  • 部汇,汉语词语,是指分门别类;部类的意思,见《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KBH
    • 五行

    (1)(名)部分:内~。

    (2)(名)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外交~|门市~。

    (3)(名)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

    (4)(名)指部队。

    (5)(动)〈书〉统辖;统率:所~。

    (6)(量)用于书籍、影片等:两~字典。

    (7)〈方〉(量)用于机器或车辆:两~汽车。

    (8)姓。

    • 拼音huì
    • 注音ㄏ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匯、彙
    • 五笔IAN
    • 五行

    (1)(动)汇合:百川所~|~成巨流。

    (2)(动)聚集;聚合:~报|~印成书。

    (3)(动)聚集而成的东西:词~|总~。

    (4)(动)通过邮电局、银行等把甲地款项划拨到乙地:电~|外~|~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