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肉行尸
拼音:zǒu ròu xíng shī
注音:ㄗㄡˇ ㄖㄡˋ ㄒ一ㄥˊ ㄕ
词性: 成语

走肉行尸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徒具形骸,没有灵魂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徒具形骸,没有灵魂的人。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儘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郭沫若《论节奏》:“在寻常人看来,甚么东西都是死的,连活着的东西都是死的,因为他自己只是一个走肉行尸。”

国语词典:

比喻一个人无所事事,浑噩度日。也作「行尸走肉」。

网络解释:

走肉行尸 (汉语成语)

  • 走肉行尸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 zǒu ròu xíng shī,意思是会走动的尸体,出自《拾遗记》。
  • 走肉行尸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zǒu
    • 注音ㄗㄡ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HU
    • 五行

    (1)(动)跑

    (2)(动)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3)(动)移动:挪动:挪动

    (4)(动)离开;去:车刚~|把土抬~。

    (5)(动)(亲友之间)来往:~娘家|~亲戚。

    (6)(动)通过;由:~这个门出去。

    (7)(动)漏出;泄露:~风|~漏|~气。

    (8)(动)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色|~眼。

    • 拼音ròu
    • 注音ㄖ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WWI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NNGT
    • 五行

    (1)(名)尸首;死人的身体。

    (2)(名)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3)(名)不做事情;空占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