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凿壁
拼音: | kuāng héng záo bì |
注音: | ㄎㄨㄤ ㄏㄥˊ ㄗㄠˊ ㄅ一ˋ |
词性: | 成语 |
匡衡凿壁的意思
词语解释: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引《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隣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清李渔《闲情偶记·居室》:“因效匡衡凿壁之义,於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
匡衡凿壁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匡衡凿壁借光的美谈千古传颂。
- 2、西汉匡衡凿壁借光,晋代车胤囊萤照读,历来被当作苦学的典范,一灯而不可求,足见其贫,借光也要读书,足显其志。
- 3、古人有匡衡凿壁偷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可有谁旅途读书?一路北上,陈煦在母亲的“高压”。
- 4、我们要学习匡衡凿壁偷光的读书精神,对学习孜孜以求。
- 5、孙康映雪读书是挚,管宁割席分座是专,头悬梁、锥刺骨是激,匡衡凿壁偷光是醉,韦编三绝的孔子是勤。
- 6、第五段故事说的是,匡衡凿壁偷光。
字义分解
- 拼音kuāng
- 注音ㄎㄨㄤ
- 笔划6
- 繁体匡
- 五笔AGD
- 五行木
(1)(动)〈书〉纠正:~正|~谬。
(2)(动)〈书〉帮助;救:~助。
(3)(动)〈方〉估计:~计|~算。
(4)(动)料
(5)(动)(多见于早期白话):不~。
(6)(动)(Kuānɡ)姓。
- 拼音héng
- 注音ㄏㄥˊ
- 笔划16
- 繁体衡
- 五笔TQDH
- 五行土
(1)(名)秤杆;泛指称重量的器具。
(2)(动)称重量。
(3)(动)衡量:~情度理。
(4)(Hénɡ)姓。
- 拼音záo
- 注音ㄗㄠˊ
- 笔划12
- 繁体鑿
- 五笔OGUB
- 五行金
(1)(名)(~子)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
(2)(动)打孔挖掘:~井。
(3)(形)〈书〉明确;真实:确~。
(4)(动)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