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黏糊糊
拼音:nián nián hū hū
注音:ㄋ一ㄢˊ ㄋ一ㄢˊ ㄏㄨˊ ㄏㄨˊ
词性: 成语

黏黏糊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

杨朔《北线》三:“这两人一个是安国的翻身农民,叫李全喜,大耳朵,厚嘴唇,黏黏糊糊的,闷着头不大吭声。”

网络解释:

黏黏糊糊

  • 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 杨朔 《北线》三:“这两人一个是 安国 的翻身农民,叫 李全喜 ,大耳朵,厚嘴唇,黏黏糊糊的,闷着头不大吭声。”
    • 1、经常神神叨叨,做什么事情总是瞻前顾后,和羽应龙性格完全相反的黏黏糊糊的家伙,陈朋。
    • 2、我们想知道如何在这样热的情况让衬衫不这么黏黏糊糊的。 
    • 3、伸手一抹,一张草纸…还有草纸上黏黏糊糊的马粪,腥臭扑鼻而来。
    • 4、乙惨叫一声,跃出门槛,穿过黑夜,一溜烟躲进妻子的热被窝里,满身冷汗很快被烘炙得黏黏糊糊
    • 5、上面还沾着些浓痰,黏黏糊糊的甚是恶心,刁万一见这枣核的模样,就知是从别人口中刚刚吐出,顿觉胃中翻江倒海起来。
    • 6、那甘晓柔被装进麻袋中,只觉得浑身黏黏糊糊的,一只手也不知抓起个什么东西,拿起来一瞧竟是一个人的心脏,她差点快哭了出来。

    字义分解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TWIK
    • 五行

    (形)象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虫|~度|~米|~性。

    • 拼音hū,hú,hù
    • 注音ㄏㄨ,ㄏㄨˊ,ㄏㄨ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ODEG
    • 五行

    1. 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糊了一层泥。

    1. 粘合,涂附:裱糊。糊墙。糊窗户。

    2. 粥类:糊口。

    3. 〔糊涂〕a.不明事理;认识模糊混乱,如“他太糊糊了”;b.内容混乱的,如“糊糊账”。

    4. 同“煳”。

    1. 像粥一样的食物:面糊。辣椒糊。

    2. 欺骗,蒙混,敷衍: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