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味
拼音:hé wèi
注音:ㄏㄜˊ ㄨㄟˋ

和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适口之食。 2.调和五味。

引证解释:

⒈ 适口之食。

《礼记·王制》:“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南朝梁沉约《三朝雅乐歌》:“实体平心待和味,庶羞百品多为贵。”

⒉ 调和五味。

《艺文类聚》卷九九引晋郭璞《鼎赞》:“和味养贤,以无化有。”

国语词典:

调和食物的味道。

如:「和味养肾」。

网络解释:

和味

  • 和味,读音hé wèi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适口之食。
    • 1、约克大学的化学家们则认为,黄连木属的植物与真正含咖啡因的咖啡有着相同的化学“特征”,也就是说通过加这种植物能产生咖啡的香气和味道。
    • 2、等油加热到六七成时把金蝉倒入锅里炒,要不停的翻炒,直到蝉衣变成金黄色时就差不多了,然后放入细盐和味精,孜然,装盘即成。
    • 3、我记忆中的广州就是这样,在午夜的孤单中突然想起来的时候,出现在记忆里的,竟然是它的和味牛腩和萝卜“肠仔”。
    • 4、如果不是得其真传,要做出同样的品质和味道很难的。
    • 5、轻薄的唇瓣,柔软地碰到一起,便再也难分难舍了,感受着彼此的温度和味道,滋润着自己干渴的心田。
    • 6、喝咖啡,在举杯就口之际,喝的是一点点凝聚成一小盏的亦虚亦实的嗅觉和味觉。放下杯子以后,回味的是一点点窝心的感觉。

    字义分解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KG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FIY
    • 五行

    (1)(名)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道。

    (2)(名)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气~。

    (3)(名)意味;趣味:兴~。

    (4)(动)辨别味道。

    (5)(量)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叫一味: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