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gǔ zi lǐ |
注音: | ㄍㄨˇ ㄗˇ ㄌ一ˇ |
词性: | 名词 |
骨子里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骨子里
(1) 比喻内心或实质上(含贬义)
(2) 比喻私人之间
引证解释:
⒈ 指身体内部。
引叶圣陶《一包东西》:“周身发冷,不在肌肤而在骨子里。”
⒉ 内中;实质上。
引胡适《信心与反省》:“今日大阪与兰肯歇的竞争,骨子里还是新式工业与旧式工业的竞争。”
邹韬奋《萍踪寄语》十九:“如作深一点的观察,资本主义的社会里常会拿这样的小惠来和缓一般人民对于骨子里还是剥削制度的感觉和痛恨。”
茅盾《子夜》十七:“凡是名目上华洋合办的事业, 中国股东骨子里老老实实都是掮客!”
⒊ 比喻私人之间。
例如:这是他们骨子里的事,你不用管。
国语词典:
比喻内心深处。含有贬低的意思。
- 1、虽然爸爸看上去十分憔悴了,但他骨子里仍然透着一股百折不挠的意志。
- 2、我在也不要做别人的配,我的世界,我做主。做自己,保留一份骨子里高尚的人格,只为那份最真的性情而坚守。
- 3、经济实力决定的,是骨子里的东西。
- 4、茫人海中苦苦寻觅着被他称之为高尚的爱情,但骨子里却是一幕幕黄色的插曲。
- 5、有时候爱一个人,可以卑微到骨子里。明明很讨厌这样的自己,可是控制不住去找它。
- 6、常常会在时间流淌着时,感到自己的生命像被抽走了什么似的,有着淡淡的忧伤在骨子里蔓延生长,那时候无比渴望生命可以轮回一次,那样自己就不再走现在的心路,不会再如此忧伤。
字义分解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骨
- 五笔MEF
- 五行木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gū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