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行
拼音: | shān xíng |
注音: | ㄕㄢ ㄒ一ㄥˊ |
膻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令人仰慕的德行。
引证解释:
⒈ 令人仰慕的德行。 《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羶也。
引舜有羶行,百姓悦之。”
成玄英疏:“羊肉羶腥,无心慕蚁,蚁闻而归之; 舜有仁行,不慕百姓,百姓悦之。故羊肉比舜,蚁况百姓。”
前蜀贯休《送卢舍人朝觐》诗:“羶行无为日,垂衣帝道亨。”
景耀月《读史感言》诗:“尧舜有羶行,羣黎称慈母。”
国语词典:
为人所仰慕的德行。
网络解释:
膻行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dàn
- 注音ㄕㄢ,ㄉㄢˋ
- 笔划17
- 繁体膻
- 五笔EYLG
- 五行金
shān
1. 像羊肉的气味:膻气。膻味。腥膻。
dàn1. 袒露。
2. 胸中:膻中(a.中医指胸腔中央,心包所在处;b.针灸穴位名,位于前胸部正中)。
与膻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