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仪
拼音:hàn yí
注音:ㄏㄢˋ 一ˊ

汉仪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官威仪。泛指中国礼仪制度。

引证解释:

⒈ 汉官威仪。泛指中国礼仪制度。参见“汉官威仪”。

唐李白《赠张相镐》诗:“庶同昆阳举,再覩汉仪新。”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乌孙造室,杂以汉仪,而刻鵠不成,反类於鶩者也。”
明高启《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殷鉴,朝列千官备汉仪。”
孙中山《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文﹞赖国人之力,得返故土,重覩汉仪。”

网络解释:

汉仪

  • 汉仪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汉官威仪。
  • 字义分解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ICY

    (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

    (2)(名)后汉。

    (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

    (4)(名)汉族:~人|~语。

    (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

    (6)(名)指银河:银~。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YQY
    • 五行

    (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

    (2)(名)礼节;仪式:司~|行礼如~。

    (3)(名)礼物:贺~|谢~。

    (4)(动)〈书〉倾心;向往:心~已久。

    (5)(Yí)姓。

    (6)(名)仪器:~表|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