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姑
拼音: | gōng gū |
注音: | ㄍㄨㄥ ㄍㄨ |
公姑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丈夫的父母。亦称公婆。
引证解释:
⒈ 丈夫的父母。亦称公婆。
引唐韩愈《扶风郡夫人墓志铭》:“入门而媪御皆喜,既馈,而公姑交贺。”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许公问道:‘你妻子为何縊死?’ 宗仁磕头道:‘是不孝公姑,惧罪而死。’”
清王士禛《居易录》:“因赠以二葛,奇妙光莹,云归献公姑。”
许地山《在费总理底客厅里》:“芙蓉底公姑请求叫她出来把事由说个明白,问她到底愿意不愿意。”
国语词典:
公婆。
网络解释:
公姑
字义分解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公
- 五笔WCU
- 五行木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与公姑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