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主義
拼音:liè níng zhǔ yì

列寧主義的意思

词语解释: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国语词典:

俄国革命领袖列宁以马克斯思想为基础,并加以发挥,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原理。其中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的优点,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等问题,又将马克斯思想推进一个新阶段。

词语翻译

英语
Leninism
德语
Leninismus(S)
法语
Léninisme

网络解释:

列宁主义 (政治概念)

  •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革命伟大导师列宁同志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概括了20世纪初期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 字义分解

    • 拼音liè
    • 注音ㄌㄧㄝ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QJH
    • 五行

    (1)(动)排列:罗~|~队欢迎。

    (2)(动)安排到某类事物之中:~入议程。

    (3)(名)行列:站在最前~。

    (4)(量)用于成行列的事物:一~火车。

    (5)(名)类:不在此~。

    (6)(名)各;众:~国|~位观众。

    (7)(Liè)姓。

    • 拼音níng,nìng
    • 注音ㄋㄧㄥˊ,ㄋㄧㄥ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PNLS

      • 拼音zhǔ
      • 注音ㄓㄨ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GD
      • 五行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

      6.  预示: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GTT

      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

      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3.死節、殉難。《禮記•禮運》:“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穀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

      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

      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

      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7.姓。如漢代有義縱。

      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康誥》:“汝陳時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

      9.用來周濟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

      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