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节
拼音:lù jié
注音:ㄌㄨˋ ㄐ一ㄝˊ

露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持节。意谓施令﹑执法。 2.指竹。 3.指寒秋时节。

引证解释:

⒈ 持节。意谓施令、执法。

南朝梁简文帝《和武帝宴》之二:“军门初露节,步陈始分旗。”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公露节东驱,风奔羣盗,埋轮当路,威振中原。”

⒉ 指竹。

宋高观国《瑞鹤仙·笻枝》词:“一枝苍玉冷。爱露节霜根,从来孤劲。”

⒊ 指寒秋时节。

唐张九龄《园中时蔬尽皆锄埋惟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一物有足悲者遂赋二章》之一:“兰时独不偶,露节渐无芳。”

网络解释:

露节

  • 露节,读音为lù jié,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持节;施令、执法,出自《和武帝宴》。
  • 字义分解

    • 拼音lòu,lù
    • 注音ㄌㄡˋ,ㄌㄨˋ
    • 笔划21
    • 繁体
    • 五笔FKHK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BJ
    • 五行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