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魁
拼音:yù kuí
注音:ㄩˋ ㄎㄨㄟˊ

芋魁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芋的块茎。亦泛称薯类植物的块茎。

引证解释:

⒈ 芋的块茎。亦泛称薯类植物的块茎。

《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时有謡歌曰:‘败我陂者翟子威,飴我大豆,亨我芋魁。’”
李贤注:“芋魁,芋根也。”
明徐渭《薯蓣》诗:“芋魁徒软美,松粉藉餦餭。”
清顾炎武《兄子言及开吴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五十年来羹芋魁,顿令泽国生蒿莱。”

网络解释:

芋魁

  • 芋魁引证解释芋的块茎。亦泛称薯类植物的块茎。出自《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GFJ
    • 五行

    (1)(名)草本植物;块茎供食用。

    (2)(名)这种植物的块茎。

    (3)(名)泛指马铃薯、甘薯等植物:~头|姜~|菊~|魔~|山~。

    • 拼音kuí
    • 注音ㄎㄨㄟ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RQCF
    • 五行

    (1)(形)为首的;居第一位的:罪~|夺~|花~。

    (2)(形)(身体)高大:~梧。

    (3)(名)魁星;北斗七星中形成斗形的四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