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色
拼音:ráo sè
注音:ㄖㄠˊ ㄙㄜˋ

桡色的意思

词语解释:

难色,为难之态。

引证解释:

⒈ 难色,为难之态。

《新唐书·韦承庆传》:“张易之诛, 承庆以素附离,免冠待罪。时议草赦令,咸推承庆,召使为之,无橈色误辞,援笔而就,众叹其壮。”

网络解释:

桡色

  • 桡色是汉语词语,拼音是ráo sè ,意思是难色,为难之态。出自《新唐书·韦承庆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ráo,náo
    • 注音ㄖㄠˊ,ㄋㄠ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ATQ
    • 五行

    ráo

    1. 〔桡骨〕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

    2. 桨,楫。

    náo

    1. 古同“挠”,削弱。

    2. 古同“挠”,打扰。

    • 拼音sè,shǎi
    • 注音ㄙㄜ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CB
    • 五行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