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离
拼音: | bēng lí |
注音: | ㄅㄥ ㄌ一ˊ |
崩离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倒塌断裂。 2.犹言分崩离析。
引证解释:
⒈ 倒塌断裂。
引宋苏舜元苏舜钦《地动联句》:“民甍函鼓舞,禁堞强崩离。”
《明史·马从聘传》:“言近日泰山崩离,坼者里餘,由开矿断地脉所致,当速罢。”
⒉ 犹言分崩离析。
引汉韦孟《讽谏》诗:“庶尹羣后,靡扶靡卫,五服崩离,宗周以坠。”
《宋书·索虏传》:“今宋室衰微,凶难洊起,国有杀君之逆,邦罹崩离之难,起自萧墙,衅流合境。”
唐杨炯《唐同州长史宇文珽神道碑》:“自中州圮坼,上国崩离, 魏氏忘其宝图, 齐人弄其神器。”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九:“天下自广明之后,崩离板荡,垂四十年,诸侯角立。”
网络解释:
崩离
字义分解
- 拼音bēng
- 注音ㄅㄥ
- 笔划11
- 繁体崩
- 五笔MEEF
- 五行土
1. 倒塌:崩塌。崩坍。崩毁。崩解(
)。崩溃。崩决。崩颓。分崩离析。2. 破裂:崩裂。把气球吹崩了。
3.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崩了手。
4. 败坏:礼坏乐(
)崩。5. 称枪毙:拉出去崩了。
6.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