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ǐ gǎn zi |
注音: | ㄅ一ˇ ㄍㄢˇ ˙ㄗ |
词性: | 名词 |
笔杆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笔杆子
(1) 笔的手握的部分
(2) 比喻擅长写文章的人
引证解释:
⒈ 见“笔桿子”。亦作“笔杆子”。亦作“笔杆”。
⒉ 笔上手拿的部分。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笔桿子是竹子做的。”
⒊ 指笔。
引杨朔《我的改造》:“摇摇笔杆子写点东西,比起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斗争,渺小得连肉眼都看不见。”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我们耍笔杆子的人,迫于形势和生活也是无可如何。”
许杰《文字无用武之地》:“让狮子跟在自己的后面走,你的笔杆儿打先锋,那怕天下人不慑服!”
⒋ 指善于写作的人。
例如:他是公认的笔杆子。
网络解释:
笔杆子
- 1、二是都会耍笔杆子,谁要是稍一得罪他,反击起来不大客气,经传纲鉴,随手引用;时文诗赋,顺势拈来。
- 2、高考是个大日子,手中握住笔杆子,精神紧张用脑子,祝福身披福链子,一眼相中你小子,短信多发几下子,保你求学有路子,幸运光临一辈子!祝金榜题名!
- 3、今后,你拿笔杆子宣传抗日,我拿枪杆子和日本侵略者拼,日寇如果敢来太一乡杀人放火,就叫它片甲不归。
- 4、结果是,企业人浮于事,到处都是耍笔杆子的人。
- 5、当然,这是没有办法办法的事情,要知道很多单位早就提倡无纸化办公了,真要让穿越众耍笔杆子,确实有些难为大家了。
- 6、邵教授很有涵养的听完刘小飞的长篇大论,这些传奇故事大多是笔杆子们根据领导意志演绎来的,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很多。
字义分解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筆
- 五笔TTFN
- 五行木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 拼音gān,gǎn
- 注音ㄍㄢ,ㄍㄢˇ
- 笔划7
- 繁体杆
- 五笔SFH
- 五行木
gān
1. 较长的棍:杆子(a.长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结伙抢劫的土匪)。旗杆。桅杆。电线杆。
gǎn1.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杆秤(区别于台秤等)。笔杆儿。杆菌。
2. 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杆笔。一杆步枪。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