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印度
拼音: | wǔ yìn dù |
注音: | ㄨˇ 一ㄣˋ ㄉㄨˋ |
五印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印度。古印度区划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此种划分起源甚早,《往世书》中即已有之。
引证解释:
⒈ 即印度。古印度区划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此种划分起源甚早,《往世书》中即已有之。参见“五天竺”。
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五印度之境,周九万餘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
清魏源《圣武记》卷五:“佛法出五印度。”
亦省作“五印”。 梁启超《知耻学会叙》:“五印毒物,天下所视为虺命为鴆,乃徧国种之,徧国嗜之。”
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唐时因印度分为五部分,故称五印。”
网络解释:
五印度
字义分解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笔划4
- 繁体五
- 五笔GGHG
- 五行木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 拼音yìn
- 注音ㄧㄣˋ
- 笔划5
- 繁体印
- 五笔QGBH
- 五行水
1.图章,戳记: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
2.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
3.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
4.彼此符合:印证。心心相印。
5.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印象。
6.姓。
与五印度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