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服
拼音: | fān fú |
注音: | ㄈㄢˊ ㄈㄨˊ |
蕃服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九服之一。古代分王畿以外之地为九服。其封国区域离王畿最远的称"蕃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镇服)外方五百里曰蕃服。"贾公彦疏:"言藩者,以其最在外为藩篱,故以藩为称。"章炳麟《封建考》:"八纮者镇服,八极者蕃服,服皆五百里,两面则为千里。"后用以指藩国或藩臣。
引证解释:
⒈ 同“藩服”。
引宋曾巩《交州进奉使副梁用律洛菀副使阮陪太常博士制》:“具官某,策名蕃服,纳贡王庭。”
网络解释:
蕃服
字义分解
- 拼音fān,fán,bō
- 注音ㄈㄢˊ
- 笔划15
- 繁体蕃
- 五笔ATOL
- 五行木
fān
茂盛。 【组词】:蕃茂
滋生、繁殖。 【组词】:蕃育、蕃息、蕃衍
众多。通「繁」。 【组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
fán茂盛。蕃茂
滋生、繁殖。蕃育、蕃息、蕃衍
众多。通「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
bō见〖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