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
拼音:xué shí
注音:ㄒㄩㄝˊ ㄕˊ
词性: 名词

学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学识xuéshí

(1) 学问知识

knowledge;scholarship

引证解释:

⒈ 学问知识。

《梁书·韦睿传》:“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
明高明《琵琶记·才俊登程》:“且在此歇息片时,讲些学识,説些志气何如?”
廖仲恺《钱币革命与建设》:“主其务者,应用富有内外贸易学识经验之专家。”
郁达夫《沉沦》:“受尽了千辛万苦,积了十数年的学识,我回国去,难道定能比他们来胡闹的留学生更强么?”
巴金《家》三九:“你到下面去,在学识和见闻两方面,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国语词典:

学问与知识。

如:「他学识丰富,见闻广博,待人又谦和有礼,称得上是德智兼备。」

网络解释:

学识

  • 《学识》半月刊创刊于1947年,主编为南京中央大学吴斐丹,发行人冯放民,学识出版社发行。出至1948年10月第三卷第六期终刊,共出版有三卷三十期。
  • 学识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小东的爸爸饱读诗书,学识渊博。
    • 2、同窗给我讲了一个耐人学识的成语故事,让我深受启示。
    • 3、高爷爷学识渊博,富有涵养,大家都很尊敬他。
    • 4、有些学识浅薄的青年,写文章常常会弄出别风淮雨的笑话。
    • 5、科学院和程院的院士们学识渊博,思想深邃,堪称国家的精英。
    • 6、他是一个有学识有才华的放荡不羁的艺术家。

    字义分解

    • 拼音xué
    • 注音ㄒㄩㄝ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PBF
    • 五行

    (1)(动)学习:~书法。

    (2)(动)模仿:鹦鹉~舌|~得很像。

    (3)(名)学问:博~|才疏~浅|治~。

    (4)(名)指学科:化~|数~|新~。

    (5)(名)学校:小~|大~。

    • 拼音shí,zhì
    • 注音ㄕˊ,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KWY
    • 五行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