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本
拼音:dǐ běn
注音:ㄉ一ˇ ㄅㄣˇ

底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底本dǐběn

(1) 底稿

master copy

(2) 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本子

把底本找来核对一下
original

(3) 校勘时作为依据的本子

不按底本折校是错误的
a text against which other texts are checked

引证解释:

⒈ 底稿。

清恽敬《与黄香石》:“谨将原稿送呈,希飭贵高足钞録后即见掷,并无底本也。”

⒉ 校刊、翻译、刊印书籍时作为依据的本子。亦指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原本。

清段玉裁《与诸同志书》:“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譌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是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説之是非。”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蟫隐庐有石印本,然其底本甚劣。”

⒊ 犹本钱。比喻可以凭借、依靠的钱物。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楔子:“积儹下十两白银,又有新做下一套绵衣,都是我身后的底本儿。”

国语词典:

文书的稿本。

网络解释:

底本

  • 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专用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
  • 底本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每每看到俗人们动不动就面红耳赤揎拳捋袖,一鸣心底本能地鄙夷,几天下来修理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也有五六个了。
    • 2、本质上,此案其实是公务处理流程中的不规范现象,因为那些空白文书,盖的都是骑缝章,是有底本可查的。
    • 3、依据中国古代画作壁画必要画粉本样稿的惯例来看,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大批绢本画稿,当是用作壁画创作的底本。 
    • 4、这些危险而无法无天的家伙心底本应充满恐惧,但是实际上执法者们的经历与此完全不符。
    • 5、徐批底本明毛氏汲古阁版《后汉书》为珍本,与《瀛环志略》为徐继畬著作中的双璧。
    • 6、经过对照,编辑人员选择了南宋刻本作为底本

    字义分解

    • 拼音dǐ,de
    • 注音ㄉㄧˇ,˙ㄉㄜ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QAY
    • 五行

    1.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2.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4.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底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de

    1. 同“的”。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