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数
拼音:yí shù
注音:一ˊ ㄕㄨˋ

仪数的意思

词语解释:

礼仪规定的等级。

引证解释:

⒈ 礼仪规定的等级。

宋曾巩《膳部制》:“牲豆酒膳,辨其仪数而修其政。”
宋曾巩《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视仪数於三台,超爵名於五等。”

网络解释:

仪数

  • yí shù ㄧˊ ㄕㄨˋ仪数
  • 礼仪规定的等级。 宋 曾巩 《膳部制》:“牲豆酒膳,辨其仪数而修其政。” 宋 曾巩 《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视仪数於三台,超爵名於五等。”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YQY
    • 五行

    (1)(名)人的外表:~表|~容|威~。

    (2)(名)礼节;仪式:司~|行礼如~。

    (3)(名)礼物:贺~|谢~。

    (4)(动)〈书〉倾心;向往:心~已久。

    (5)(Yí)姓。

    (6)(名)仪器:~表|地动~。

    • 拼音shù,shǔ,shuò
    • 注音ㄕㄨˋ,ㄕㄨˇ,ㄕㄨㄛ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OVTY

    shù

    1. 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 几,几个:数人。数日。

    3. 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 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shǔ

    1. 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 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 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 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