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ìn zhǐ |
注音: | ㄐ一ㄣˋ ㄓˇ |
进止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进止
(1)进退;去留
(2) 进退举止
引证解释:
⒈ 进退。
引《吴子·治兵》:“武侯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文愍召起,道经嘉禾,以书致先生与决进止。”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迴翔进止,从容如意,不及飞鸟之属。”
⒉ 举止;行动。
引《汉书·薛宣传》:“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声气雌弱,进止质涩。”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江东朝贵,侈於矜尚, 见略入朝,莫不惮其进止。”
清侯方域《南面试策三》:“儒臣之进止有常度,不若宦寺之卧起而无间也。”
⒊ 意旨;命令。
引《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 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突厥之报帝书也,谓使人曰:‘ 唐公若从我语,即宜急报,我遣大达官往取进止。’”
唐王勃《与契苾将军书》:“谨遣舍弟勛往,面取进止。”
《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惊逐之顷,虎去而人不伤,今完善在舟,希示进止。子婿裴越客百拜。”
⒋ 指圣旨。
引《新唐书·则天皇后纪》:“高宗崩,遗詔皇太子即皇帝位,军国大务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元年》:“泌(李泌 )曰:‘辞日奉进止,以便宜从事。’”
胡三省注:“自唐以来,率以奉圣旨为奉进止,盖言圣旨使之进则进,使之止则止也。”
国语词典:
进退、去留。
网络解释:
进止
- 1、采取立阵还是坐阵,应该根据军队的进止攻守来决定,将帅总是居中指挥。
- 2、用寡固,用众治;寡利烦,众利正。用众进止,用寡进退。众以合寡,则远裹而阙之;若分而迭击,寡以待众;若众疑之,则自用之。擅利则释旗,迎而反之。敌若众,则相众而受裹。敌若寡若畏,则避之开之。
- 3、慢跑者正在生态教和地量教之间进止了分析类比。
- 4、王若不从进止,朕已依法敏所请,任其与王决战;亦令约束高丽,不许远相救恤。
- 5、贵妃发长七尺,其光可鉴,性敏慧,有神彩,进止详华,每瞻视眄睐,光采溢目,照映左右。
- 6、凡战:固眾相利,治乱进止,服正成耻,约法省罚,小罪乃杀;小罪胜,大罪因。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
- 注音ㄐㄧㄣˋ
- 笔划7
- 繁体進
- 五笔FJPK
- 五行火
(1)(动)向前移动(跟‘退’相对):推~|跃~|~军|~一步|更~一层。
(2)(动)从外面到里面(跟‘出’相对):~入|~门|~屋来|~工厂当学徒。
(3)(动)收入:~款|~货。
(4)(动)呈上:~奉|~香。
(5)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走~会场|把衣服放~箱子里去。
(6)(量)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