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贤人
(1) 德才兼备的人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有才德的人。
引《易·繫辞上》:“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史记·太史公自序》:“守法不失大理,言古贤人,增主之明。”
唐杜甫《述古》诗之一:“贤人识定分,进退固其宜。”
老舍《四世同堂》十九:“一个贤人若是甘心受苦难而一声不出,一个凡人就必须说出自己的苦难,以便自居为贤人。”
⒉ 浊酒的别名。参见“贤人酒”。
引《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唐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诗:“蒔药闲庭延国老,开罇虚室值贤人。”
宋陆游《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国语词典:
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一○:「无妨隐士去,即是 贤人逃。」《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也作「贤者」。
网络解释:
贤人
- 1、封建时代,不少贤人超然物外,宁肯尧舜千钟,也不愿在官场勾心斗角。
- 2、一个人不能自甘堕落也不能自己瞧不起自己,圣人和贤人的境界都是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达到的。
- 3、我并不刚愎自用,以至于对贤人高见一概排斥。
- 4、领导干部要善于识人用人,亲贤人远小人,不被巧言蒙蔽,不让溜须拍马之辈钻了空子,营造出风清气正的作环境,推进各项作顺利开展。
- 5、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还密得像肩碰肩。
- 6、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
字义分解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賢
- 五笔JCMU
- 五行木
(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
(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
(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与贤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