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业
拼音:sī yè
注音:ㄙ 一ㄝˋ

司业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主管世子学业教育。
2.司业国子监一种官衔。
3.指唐张籍。

引证解释:

⒈ 谓主管世子学业教育。

《礼记·文王世子》:“乐正司业,父师司成。”
郑玄注:“司,主也。”
孔颖达疏:“司是职司,故为主。谓乐正主太子《诗》、《书》之业。”

⒉ 学官名。 隋以后国子监置司业,为监内的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至清末始废。参阅《通典·职官九》、《续通典·职官九》、《清通典·职官六》。

⒊ 指唐张籍。张籍仕终国子司业,故称。

清孙枝蔚《吊张文昌遗宅》诗:“眼前几客如司业,卷内长篇及董公。”

网络解释:

司业

  • 司业,司业国子监一种官衔。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GKD
    • 五行

    (1)主管。

    (2)(动)主持、操作。

    (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

    (4)姓。

    • 拼音
    • 注音ㄧㄝ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OGD
    • 五行

    (1)(名)行业:工~|农~。

    (2)(名)职业:就~|转~|~余。

    (3)(名)学业:肄~|修~|毕~|结~。

    (4)(名)事业:功~|创~|~绩。

    (5)(名)产业;财产:家~|~主。

    (6)(名)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分别叫做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三业;包括善恶两面;一般专指恶业。

    (7)(动)从事(某种行业):~农|~商。

    (8)(Yè)姓。

    (9)(副)已经:~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