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
拼音:huáng li
注音:ㄏㄨㄤˊ ㄌ一ˋ

黄历的意思

词语解释:

黄历huángli

(1) 见“皇历”

almanac

引证解释:

⒈ 黄帝时的历法。

唐卢照邻《中和乐·歌登封》:“炎图丧宝, 黄歷开璿。”
中国旧时的一种历书。除载有农历月、日和农时节气外,并有“宜忌”等迷信内容,如某日宜祭祀,某日忌出行,某日喜神在何方等。也叫时宪书或通书。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他每説早晚选定吉日,便来迎俺,登其大位,我看黄历上儘有好日子,怎么还不见来相请。”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废纸》:“萧山蔡荆山茂才出示册页一本,其中所潢裱者乃…… 弘治时某姓借券一纸, 天启时某地弓口图帐一纸, 景泰时某岁黄历太岁方位图一纸。”
菡子《源远流长》:“这是画在新的黄历上的《九龙治水图》。”

国语词典:

黄帝时的历法。

网络解释:

黄历 (中国传统日历)

  • 黄历,又称老黄历、皇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每日吉凶宜忌的一种万年历。黄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每天的宜忌、干支、值神、星宿、月相、吉神凶煞等。
  • 黄历是古时帝王遵循的一个行为规范的书籍,并由钦天监计算颁订,因此也称皇历;这里面不但包括了天文气象、时令季节而且还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其内容指导中国劳动农民耕种时机,故又称农民历;中国民间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
  • 在现代,黄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历、农历和干支历三套历法,二十四节气与礼拜天(星期)、宜忌、冲煞、方位、流年、太岁、三元九运、玄空九星等等。
  • 黄历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以往,有纸质日历时,老人们都会翻翻老黄历;而现在,年轻人则会查查自己的手机。
    • 2、一寸黄土一寸儿女心,一寸黄土一个游子的灵魂,一寸黄土一段炎黄历史,一寸黄土一段不屈的中华根。全国土地日,为了祖国的富裕强大,都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建设美幸福的中国。
    • 3、中国黄历:周末;天气:或阴或晴;宜睡觉,宜玩闹,宜浪漫,宜恶搞,宜开心。忌早起,忌无聊,最重要的是,忌收短信不理会!
    • 4、实际上,虽然日本素来有勤俭之国的美誉,但这已经是老黄历了。
    • 5、但如今,这已经是老黄历了。
    • 6、我国古代有一件治国神器:黄历。要人口增长,多写“宜房事”;要强拆让百姓不怒,就多写“宜动土”;不想他们上街闹事,就写“忌出行”。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MWU
    • 五行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4
    • 繁体歷、曆
    • 五笔DLV
    • 五行

    (1)(名)经历;经过:来~|~时半年。

    (2)(形)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年|~代|~次|~届。

    (3)(量)遍;一个一个地:~访各校。

    (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阳~|阴~。

    (5)记录年月日节气的书表等:日~|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