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秀
拼音:yī shí zhī xiù
注音:一 ㄕˊ ㄓ ㄒ一ㄡˋ
词性: 成语

一时之秀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亦作“一时之选”。

国语词典:

当时最优秀的人。《周书.卷三二.唐瑾传》:「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周文自谓得人,号为六俊。」《隋唐演义.第三九回》:「既是一时之秀,陛下的诗句,何轻薄丽华之甚?」也作「一时之选」。

网络解释:

一时之秀

  • 一时之秀,读音yī shí zhī xiù,汉语成语,意思为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亦作“一时之选”。出自《周书·唐瑾传》。
    • 1、李玉萍再三谦让,逊言不堪大任,罗嘉颖坚持非她莫属,还真是一时之秀不二人选。
    • 2、我在成都吃过成都有名儿的钟水饺,与你们相比,是春兰秋菊,各是一时之秀
    • 3、谁不是一时之秀,俱都是当世之雄,期间更有无数知道和不知道的枭雄,如今却成了黄土,只余下芳草萋萋。
    • 4、不说他俩把十二中的岳师洋砸残了,光是与一个人的江湖的褚建军对阵,足以叫他俩光芒万丈,再加上锯木厂的与招兵军人的打斗,少年辈里,两人成为一时之秀
    • 5、诸王子中,他与琅邪王冲为一时之秀。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Y
    • 五行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xiù
    • 注音ㄒㄧㄡ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EB
    • 五行

    (1)(动)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穗|六月六;春谷~。

    (2)(形)清秀:眉清目~。

    (3)(形)聪明;灵巧:内~|心~。

    (4)(形)特别优异:优~。

    (5)(名)特别优异的人才:新~|后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