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徒
拼音:wán tú
注音:ㄨㄢˊ ㄊㄨˊ

顽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强横不法之人。 2.愚妄的徒弟。

引证解释:

⒈ 指强横不法之人。

宋周密《武林旧事·游手》:“浩穰之区,人物盛伙。游手奸黠,实繁有徒……以至顽徒如拦街虎、九条龙之徒,尤为市井之害。”

⒉ 愚妄的徒弟。

《西游记》第八八回:“顽徒虽是貌丑,却都心良。”
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目成清醮》:“贫僧的顽徒有个母舅,是个饱学秀才。”

网络解释:

顽徒

  • wán tú ㄨㄢˊ ㄊㄨˊ
  • 顽徒(顽徒)
  • (1).指强横不法之人。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游手》:“浩穰之区,人物盛伙。游手奸黠,实繁有徒……以至顽徒如 拦街虎 、 九条龙 之徒,尤为市井之害。”
  • (2).愚妄的徒弟。《西游记》第八八回:“顽徒虽是貌丑,却都心良。”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目成清醮》:“贫僧的顽徒有个母舅,是个饱学秀才。”
  • 字义分解

    • 拼音wán
    • 注音ㄨ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QDM
    • 五行

    (1)(动)(基本义)不驯服:~固。

    (2)(形)愚蠢无知:愚~。

    (3)(形)不容易开导或制伏;固执:~石|冥~不灵。

    (4)(形)顽皮:~童|刁~。

    (5)同“玩”。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HY
    • 五行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