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兵
拼音:táo bīng
注音:ㄊㄠˊ ㄅ一ㄥ

逃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逃兵táo bīng

1.  擅自逃离部队的兵士。

deserter;

2.  因怕困难而擅离职守的人。

引证解释:

⒈ 逃避兵灾。

唐唐彦谦《题证道寺》诗:“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⒉ 私自逃离部队的兵士。

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辕》:“这箇老儿,是江北语音,不是逃兵,就是流贼。”
老舍《茶馆》第二幕:“逃兵,是吧?”

⒊ 比喻因怕困难、危险等而擅离工作岗位的人。

鲁迅《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进步的评论家则说人生是战斗,自杀者就是逃兵,虽死也不足以蔽其罪。”

国语词典:

私自脱离军伍部队的士兵。

如:「他在服役期间逃跑,成了逃兵,被捉回之后,受到军法审判。」

词语翻译

英语
army deserter
德语
Fahnenfüchtiger, Desateur (S, Mil)​
法语
déserteur

网络解释:

逃兵 (词语)

  • 逃兵,是汉语词语,拼音是táo bīng,一般新兵在部队训练,指未经上级批准而擅自逃离部队的兵士。现在泛指因怕困难、危险等而擅离工作岗位的人。
    • 1、为了惩诫那些逃兵,他决心杀鸡为黍,把其中一个领头的拉出去枪毙了。
    • 2、为了苟延残喘,敌师长杀鸡吓猴,枪毙了几个逃兵,结果仍挽救不了灭亡的命运。
    • 3、人们最看不起正义战争战场上的贪生怕死的逃兵
    • 4、这边把逃兵绑回来,那边又出现了干部队伍里的“逃兵”。
    • 5、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但求马革裹尸,当逃兵这样的事是万般不屑的。
    • 6、却听毅基斯大声狂吼,从腰间拔出飞斧,朝逃兵乱掷而去,登时又有数名官兵、捕快被飞斧砍中后背,颓然倒地。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QPV
    • 五行

    (1)(动)逃跑;逃走:~奔|~窜。

    (2)(动)逃避:~税|~学。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GWU
    • 五行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