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身
拼音:sè shēn
注音:ㄙㄜˋ ㄕㄣ

色身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语。即肉身。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即肉身。

《楞严经》卷十:“由汝念虑,使汝色身。”
《金刚经·离色离相分》:“如来説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
陈雄注引《坛经》:“皮肉是色身。”
南朝陈徐陵《长干寺众食碑》:“则菩萨应化,咸同色身,诸佛浄土,皆为揣食。”
唐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了公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不坏。”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小僧出家人,只这个色身,尚非我有,何况外物乎?”

国语词典:

佛教用语。指肉体。

网络解释:

色身

  •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术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它是揽父精母血及四大种的地水火风所构成。
  • 字义分解

    • 拼音sè,shǎi
    • 注音ㄙㄜ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CB
    • 五行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MDT
    • 五行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