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陁
拼音:pō tuó
注音:ㄆㄛ ㄊㄨㄛˊ

坡陁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坡陀"。 2.山势起伏貌。 3.不平坦。 4.山;山坡。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坡陀”。

⒉ 山势起伏貌。

唐杜甫《北征》诗:“坡陀望鄜畤,巖谷互出没。”
宋苏轼《次前韵答马忠玉》:“坡陀巨麓起连峯,积累当年庆自钟。”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书巢尤长五古,《途中望二华》云:‘……数里渐逶迤,坡陀相错互。’”

⒊ 不平坦。

唐韩愈《记梦》诗:“石坛坡陀可坐卧,我手承颜肘拄座。”

⒋ 山;山坡。

明李东阳《灵寿杖歌》:“下可涉园径,上可凌坡陁。”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厦门砖刻》:“夜坐,见篱外坡陀有光……因掘地,很古砖。”

网络解释:

坡陁

  • 坡陁,汉语词汇。
  • 拼音:pō tuó,
  • 释义:亦作“ 坡陀 ”。有三种主要意思:1.山势起伏貌。2.不平坦。3.山;山坡。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ㄛ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HCY
    • 五行

    (1)(名)(~儿)地形倾斜的地方:土~|斜~。

    (2)(名)倾斜:~度。

    • 拼音tuó
    • 注音ㄊㄨㄛ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BTBN

    见〖盘陀〗(盘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