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体
拼音:xìng tǐ
注音:ㄒ一ㄥˋ ㄊ一ˇ

性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性,气质。
指形状。
性格,脾气。

引证解释:

⒈ 本性,气质。

《北史·杜弼传》:“詔又问曰:‘説者妄,皆言法性宽,佛性狭,如何?’ 弼曰:‘在宽成宽,在狭成狭,若论性体,非狭非宽。’”
《旧唐书·太宗纪下》:“﹝隋文帝﹞虽非性体仁明,亦励精之主也。”
《朱子语类》卷六八:“问:‘乾者天之性情。’曰:‘此只是论其性体之健。’”

⒉ 指形状。

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予伯兄善射,自能为弓。其弓有六善:一者性体少而劲,二者和而有力……六者一张便正。”

⒊ 性格,脾气。

丛深《百年大计》:“你都二十六啦,当了孩子妈啦!还像当姑娘那喒那个性体呢!”

国语词典:

本性、气质。

字义分解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TGG
  • 五行

(1)(名)性格:个~|耐~|天~。

(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

(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

(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

(5)(名)性别:男~|女~|雄~|雌~。

(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SGG
  • 五行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