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
拼音: | shí shǒu |
注音: | ㄕˊ ㄕㄡˇ |
石首的意思
词语解释:
鱼名。以头中有骨两枚,色白,大如豆,坚如石,故名。产于海中,体扁,口阔,鳞细,腹黄,亦称黄花鱼或黄鱼。
引证解释:
⒈ 鱼名。以头中有骨两枚,色白,大如豆,坚如石,故名。产于海中,体扁,口阔,鳞细,腹黄,亦称黄花鱼或黄鱼。
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余偶读张勃《吴録·地理志》载:‘ 吴娄县有石首鱼,至秋化为冠鳧。’言头中有石。”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其东海石首鱼, 浙中以造白鮝者,取其脬为胶,坚固过於金铁。”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三月·时品》:“黄花鱼即江南之石首。”
网络解释:
石首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dàn
- 注音ㄕˊ,ㄉㄢˋ
- 笔划5
- 繁体石
- 五笔DGTG
- 五行金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dàn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