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běn mò dào zhì |
注音: | ㄅㄣˇ ㄇㄛˋ ㄉㄠˋ ㄓˋ |
词性: | 成语 |
本末倒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末倒置
(1)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
引证解释:
⒈ 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引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第三章第二节:“今本末倒置若此,其危及国家统一之基础,又何怪焉。”
曹玉林《祠堂里的学校》:“我觉得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并不矛盾,只要不是本末倒置,能够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业余爱好有时对本职工作反而能有所裨益。”
国语词典:
事物的主次颠倒。比喻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五八.金五.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也作「本末颠倒」、「本末舛逆」。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本末倒置
本末倒置 (成语)
本末倒置的近反义词
- 1、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怎能有效率呢?
- 2、但是世界银行似乎将事情本末倒置了。
- 3、为了赚钱而牺牲身体健康,真是本末倒置。
- 4、做事如果本末倒置,我们将得不偿失。
- 5、在学校里,学习和娱乐要分清主次,绝对不能本末倒置。
- 6、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并不让人意外。
字义分解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本
- 五笔SGD
- 五行木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 拼音mò
- 注音ㄇㄛˋ
- 笔划5
- 繁体末
- 五笔GSI
- 五行水
(1)(名)东西的梢;尽头:年~。
(2)(形)不是根本的重要的事物:~节。
(3)(名)最后;终了;末尾:剧~|篇~。
(4)(名)(~子、~儿 )细碎的或成面儿的东西:茶~。
(5)(名)戏曲角色;扮演中年男子;京剧归入老生一类。
- 拼音dǎo,dào
- 注音ㄉㄠˇ,ㄉㄠˋ
- 笔划10
- 繁体倒
- 五笔WGCJ
- 五行火
dǎ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dào1.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2.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3. 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4.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5. 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