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
拼音:mò méi
注音:ㄇㄛˋ ㄇㄟˊ

墨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墨画的梅。

引证解释:

⒈ 墨画的梅。

宋周密《志雅堂杂抄》:“衡州有花光山,长老仲仁能作墨梅,所谓花光梅是也。”
元汤垕《画鉴》:“杨补之墨梅甚清絶,水仙亦奇,自号逃禪老人。”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五:“王冕字元章,会稽人,能诗,善画墨梅,万蕊千花,自成一家。”

网络解释:

墨梅 (元代王冕诗作)

  • 《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全诗构思精巧、淡中有味,直中有曲,极富清新高雅之气。
    • 1、此外,李唐的《题画》、朱熹的《墨梅》等,从画风入手批判现实,也是题画诗的佳品。
    • 2、墨梅,请你赐我力量吧,我不是想来杀人的,而是我希望可以自救和保护别人。
    • 3、初画花卉后研山水,尤喜写墨竹、墨梅及黄山风景。
    • 4、冷酷无比的他手持黑漆漆的墨梅,大咆哮道,,妈的,老子只是一个过客,老子不想杀人,不要逼老子。
    • 5、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
    • 6、的供述,墨梅忽然脸色大变,从问讯室中跑了出去。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ㄛ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LFOF
    • 五行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

    • 拼音méi
    • 注音ㄇㄟ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TXU

    (1)(名)乔木;性耐寒;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果实球形;味酸。

    (2)(名)这种植物的花。

    (3)(名)这种植物的果实:~子

    (4)(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