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莛撞钟
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注音:一ˇ ㄊ一ㄥˊ ㄓㄨㄤˋ ㄓㄨㄥ
词性: 成语

以莛撞钟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
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引证解释:

⒈ 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莛、鐘,《文选·东方朔<答客难>》作“筳”、“钟”。筳,通“莛”。亦作“以莛扣鐘”。

汉刘向《说苑·善说》:“赵襄子谓仲尼曰:‘先生委质以见人主,七十君矣,而无所通,不识世无明君乎?意先生之道固不通乎?’ 仲尼不对。异日, 襄子见子路曰:‘尝问先生以道,先生不对。知而不对则隐也,隐则安得为仁!若信不知,安得为圣!’ 子路曰:‘建天下之鸣钟,而撞之以挺,岂能发其声乎哉!君问先生,无乃犹以挺撞乎!’”
钟,通“鐘”;挺,通“莛”。 《意林》卷三引作“鐘”、“莛”。 《汉书·东方朔传》:“语曰:‘以筦闚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鐘。’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⒉ 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白马与陈思答赠, 伟长与公干往復,虽曰以莛扣鐘,亦能闲雅矣。”
陈延杰注:“胡应麟《诗藪》曰:‘以公干为巨鐘,而伟长为小莛,抑扬不已过乎!’ 王士禎曰:‘ 建安诸子, 伟长实胜公干,而嶸讥其以莛扣鐘,乖反弥甚。’此皆驳钟品者,亦当。”

国语词典:

用草茎去敲钟是绝对发不出声音的。比喻自不量力,徒劳无功。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筦闚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也作「以莛叩钟」。

网络解释:

以莛撞钟

  • 以莛撞钟(yǐ tíng zhuàng zhōng):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亦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出自 《汉书·东方朔传》。
  • 以莛撞钟的近反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WY
    • 五行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TFP
    • 五行

    (名)(~儿)某些草本植物的茎。

    • 拼音zhuàng
    • 注音ㄓㄨㄤ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RUJF
    • 五行

    (1)(动)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车|~击|~钟。

    (2)(动)碰见:~见。

    (3)(动)试探:~运气。

    (4)(动)莽撞地行动:莽~。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