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束
拼音:juàn shù
注音:ㄐㄨㄢˋ ㄕㄨˋ

卷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卷起捆束。唐代以前,书用卷子,数卷为一束,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卷起捆束。 唐代以前,书用卷子,数卷为一束,故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
王利器集解:“郝懿行曰:‘古无鏤版书,其典籍皆书绢素作卷收藏之,故谓之书卷;其外作衣帙包裹之,谓之书帙。’ 器案:书之多卷者,则分别部居,各为一束……则书札卷束, 唐时犹如此也。”

网络解释:

卷束

  • 卷束,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uàn shù,解释为卷起捆束。
  • 字义分解

    • 拼音juàn,juǎn
    • 注音ㄐㄩㄢˋ,ㄐㄩ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UDBB

    juàn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

    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3. 考试用的纸:试卷。

    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卷。

    juǎn

    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卷尺。卷帘子。

    2. 裹挟带动:卷入。卷扬。

    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烟卷儿。纸卷儿。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KII
    • 五行

    (1)(动)捆缚;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

    (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

    (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