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颈子
拼音: | bó jǐng zǐ |
注音: | ㄅㄛˊ ㄐ一ㄥˇ ㄗˇ |
脖颈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脖子的后部。
- 1、当我醒来时,发现天已经黑了,脸上感觉凉凉的,用手一摸,坏了,全是血,当时我试图站起来,但是一用劲,后脖颈子疼痛难忍,再用手一摸,有一个枪眼。
- 2、乔转身走开了,他的脖颈子是十足紫红色的。
- 3、每年这会儿,东郊石象路边银杏树叶子开始变黄,远远望去就像无数小黄旗子在风中挥舞,路过的人望到脖颈子再酸也舍不得离去。
- 4、但让我觉得后脖颈子有点发凉的是,她怎么有我的名片?否则绝不会知道我微不足道的职务。
- 5、她还用死掐虎口和后脖颈子的办法帮我治感冒,我端端的手被掐得青肿,但几天后,不用吃药,感冒了。
- 6、当男人用手慢慢地按摩自己的后脖颈子的时候,说明他已经感到疲劳或者乏味了。
字义分解
- 拼音b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11
- 繁体脖
- 五笔EFPB
- 五行水
(1)(名)(~子、~儿)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
(2)(名)(~儿)器物上像脖子的部分:这个瓶子~儿长。
- 拼音jǐng,gěng
- 注音ㄐㄧㄥˇ,ㄍㄥˇ
- 笔划11
- 繁体頸
- 五笔CADM
- 五行木
jǐng
1. 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亦称“脖子”),亦指事物像颈的部分:颈项。头颈。颈联(指律诗的第三联,即第五、六两句)。长颈鹿。曲颈甑。
gěng1. 〔脖颈子〕口语指脖子。亦称“脖颈儿”。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脖颈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