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律
拼音:zhōng lǜ
注音:ㄓㄨㄥ ㄌㄩˋ

钟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音律。

引证解释:

⒈ 音律。

汉蔡邕《弹琴赋》:“爰制雅器,协之钟律。”
宋苏辙《祭范蜀公景仁文》:“顾惟平生,篤志钟律。”
清方苞《书考定<文王世子>后》:“故特徵天下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纤、钟律、《月令》、史篇文字者,并诣公车,至者以千数。”
原指编钟十二律,后泛指音律。 《史记·律书论》:“在璇璣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鐘律调自上古。”
《三国志·魏志·杜夔传》:“夔善鐘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网络解释:

钟律

  • 钟律,1973年2月出生,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园林景观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风景园林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

    • 拼音
    • 注音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tvfh
    • 五行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