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扬
拼音:fú yáng
注音:ㄈㄨˊ 一ㄤˊ

浮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遨翔。 2.在水中浮游。 3.轻飘。

引证解释:

⒈ 犹遨翔。

《淮南子·俶真训》:“以鸿濛为景柱,而浮扬乎无畛崖之际。”
高诱注:“浮扬,犹遨翔也。”

⒉ 在水中浮游。

汉王充《论衡·是应》:“仓兕者,水中之兽也……时出浮扬,一身九头。人畏恶之,未必覆人之舟也。”

⒊ 轻飘。

叶圣陶《赤着的脚》:“因为人多,声音自然不小。但是显然不含浮扬的意味,可见他们心头很沉著。”
叶圣陶《醉后》:“我听见他们哈哈的笑声。其外几个朋友应和着,也发出浮扬的谑笑。”

国语词典:

翱翔。

网络解释:

浮扬

  • 浮扬,拼音fú yáng,出处《淮南子·俶真训》。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EBG
    • 五行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NRT
    • 五行

    (1)(动)高举;往上升:飘~|~帆。

    (2)(动)往上撒:~场。

    (3)(形)传播出去:赞~|~言。

    (4)(形)指容貌好看:其貌不~。

    (5)(名)指江苏扬州。

    (6)(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