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
拼音:dìng dǐng
注音:ㄉ一ㄥˋ ㄉ一ㄥˇ

定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定鼎dìngdǐng

(1) 定国都。传说夏禹收九州之金,铸来九鼎,为传国重器,王都所在即鼎之所在,故称定都为定鼎

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邵长蘅《青门剩稿》
establist a capital

引证解释:

⒈ 旧传禹铸九鼎,以象九州,历商至周,作为传国重器,置于国都。因称定立国都为“定鼎”。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
晋潘岳《西征赋》:“考土中於斯邑, 成建都而营筑;既定鼎于郟鄏,遂钻龟而启繇。”
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明太祖定鼎金陵,建元于戊申。”
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今我天王蒙天父天兄下凡带坐山河,创开天囯、天朝,定鼎天京,奉天诛妖。”
柳亚子《三月十八日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夜坐有作诗》:“归心慵梦江南好,定鼎终须在北京。”

⒉ 指建立王朝。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高祖以圣武定鼎,规同造物。”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貽厥孙谋。”
金宇文虚中《上乌林天使》诗之二:“定鼎未应周命改,登坛合许赵人平。”
明张煌言《姑熟既下》诗:“犹忆高皇初定鼎,和阳草昧正艰难。”
《红楼梦》第五回:“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歷百年。”

国语词典:

相传夏禹铸九鼎以为传受帝位的宝器,而王都所在便是鼎的所在,因此后人称定都、建都为「定鼎」。

词语翻译

英语
lit. to set up the sacred tripods (following Yu the Great)​, to fix the capital, to found a dynasty, used in advertising

网络解释:

定鼎

  • 定鼎,新王朝定都建国的意思。语出《左传》:“(周)成王定鼎于郏鄏(今河南洛阳)。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 鼎,是古代的一种青铜炊具,三足,两耳,圆形或长方四足者。
    • 1、汉家定鼎,先是肃清残敌,接着发生宫廷斗争,战乱不已。
    • 2、天地初分,神鬼创世,五皇定鼎,中兴华夏!西穷蛮荒三重门,东极中原六洞天,谓之,九州!
    • 3、卫青足迹,遍及北方战场,他率军去过的战场,遥遥千里之外,却有定鼎天下功。
    • 4、难道是因为我朝自定鼎中原以来,历代皇帝都非正嫡继统,而我必欲以嫡子继统,获得先人没能获得的福分,因此一线妄求之心,遂起如此之祸?
    • 5、清定鼎北京后,赐宅祖大寿于大桥胡同,胡同遂更名为祖家街。
    • 6、逐鹿之战,黄帝定鼎中原,结束了自从洪荒以来,巫妖二族占据地表,以人间为战场,激烈鏖战而致生灵涂炭生民倒悬的历史。

    字义分解

    • 拼音dìng
    • 注音ㄉ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GHU
    • 五行

    (1)(形)平静、稳定

    (2)(动)决定;使确定:~计划。

    (3)(动)约定:~单。

    (4)(形)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下来。

    (5)(形)规定的:~规。

    (6)(副)必定;一定:~去。

    • 拼音dǐng
    • 注音ㄉㄧㄥ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HNDN

    (1)(名)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钟~。

    (2)(副)正当、正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