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
拼音:mǎ zǐ
注音:ㄇㄚˇ ㄗˇ

马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即马桶
2.赌博时用以计数的筹子
3.方言,男巫的一种
4.方言,指土匪
5.马

引证解释:

⒈ 即马桶。参见“马桶”。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马子,溲便之器也。本名虎子, 唐人讳虎,始改为马。”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请问,一个和尚庙,可那里给你找马子去?”
《人民日报》1991.5.6:“五年前,上门倒马子的李妙顺得知她生活难以自理,就一声不响地揽下了油盐柴米,挑水洗衣等差事。”

⒉ 赌博时用以计数的筹子。

清虞兆湰《天香楼偶得·马字寓用》:“赌博者以物衡钱,谓马子。”
《歧路灯》第二十回:“﹝盛希侨﹞説道:‘你家未必有赌筹,快取四五吊钱,做马子。’”

⒊ 方言。男巫的一种。

《歧路灯》第四七回:“郑大嫂道:‘是上年天旱, 槐树庄擂了一个马子,説是猴爷,祈了一坛清风细雨,如今施金神药,普救万人。’”
栾星注:“马子,覡的一种, 豫俗称马子。”

⒋ 方言。指土匪。

《瞭望》1991年第10期:“马子来了,快快关门!”

⒌ 马。

耶林《月台上》:“马子不肯听车夫摆布,在雪地上狡猾地盘旋着。”

⒍ 幼马。

国语词典:

赌博时用来计算钱数的筹码。

网络解释:

马子

  • 马子,又名“虎子”,指夜壶。据《西京杂记》记载:“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那时候汉朝宫廷的“虎子”多为玉石质的,又把尿壶称为“玉虎”。唐朝人因避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名讳,又把“虎子”改成了“马子”。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抄》中说:“马子,溲便之器也。唐人讳虎,始改为马。”所以古人把女人称为“马子”的另一种解释就是指“暗娼或不正经的女子”。香港警匪片中有些女人不解其义,把自己称为黑老大的马子,还自以为占了人家的便宜,不知道已经自寻其辱了。
    • 1、祝你马年作马马虎虎,马屁拍够凶,身边马子很多,打混一马当先,加薪马到成功,床上龙马精神,便秘马上就通。喜逢马年斗志昂扬,事业有成快马加鞭。万事如意马到成功,财源广进一。
    • 2、扔车男骑上零排放的自行车上班购物泡马子,十分环保。
    • 3、就像泡马子,有了第一次上床,以后就容易得手了。
    • 4、奋斗小青年用这个还不错,既便宜又时尚,学校里面泡马子,被老师没收了也不心疼滴。
    • 5、我也遇见了许多很正点的马子
    • 6、有着“天籁童声”之称的马子跃为了学艺,很早就从老家内蒙古赤峰搬到了北京,跟着老师学习歌舞,后来父母又把马子跃送到韩国接受系统训练。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