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息
拼音:ér xī
注音:ㄦˊ ㄒ一

儿息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子嗣。

引证解释:

⒈ 子嗣。

晋李密《陈情事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南朝宋谢庄《与江夏王义恭笺》:“家素贫弊,宅舍未立,儿息不免麤糲。”
清顾炎武《梓潼篇赠李中孚》诗:“幸看儿息大,敢有宦名求。”

国语词典:

儿子。

网络解释:

儿息

  • 汉语词语,一些的说法是“子息”。意为子嗣。
  • 字义分解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HNU
    • 五行

    (1)(名)呼吸时进出的气:晕~|气~。

    (2)(名)消息。

    (3)(动)停止;安息;屏息。

    (4)(动)休息。

    (5)(名)滋生;繁殖。

    (6)(名)利钱;利息。

    (7)(名)〈书〉指子女。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