恂栗
拼音:xún lì
注音:ㄒㄨㄣˊ ㄌ一ˋ

恂栗的意思

词语解释:

畏惧害怕。

引证解释:

⒈ 恐惧战慄。

《礼记·大学》:“瑟兮僴兮者,恂慄也。”
郑玄注:“恂字或作峻……言其容貌严栗也。”
朱熹集注:“恂慄,战惧也。”
宋沉括《泗州龟山水陆禅院佛顶舍利塔记》:“近岁过之,则舟人鼓气自若,无復嚮日危惧恂慄之色。”
景耀月《古诗》:“恂慄煎中膈,焦灼摧妙颜。”

国语词典:

畏惧害怕。

网络解释:

恂栗

  • 恂栗,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xún
    • 注音ㄒㄩㄣ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NQJG
    • 五行

    1.  相信:“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2.  畅通:恂达。

    3.  〔恂恂〕a.担心的样子,如“吾恂恂而起,视其缶”;b.谦恭谨慎的样子,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c.同“循循”。

    4.  恐惧,惶急:恂惧。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SU
    • 五行

    1.栗子树,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花黄白色。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通常指板栗。

    2.这种植物的果实。

    3.(Lì)姓。

    4.发抖;哆嗦:战~。不寒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