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注
拼音:shū zhù
注音:ㄕㄨ ㄓㄨˋ

疏注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见"疏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疏注”。解释并疏通、阐发文意或补充注释。亦泛指注释性文字。见“疏註”。

明唐顺之《书<水西集>》:“﹝余﹞每尝候君,则见君悄然独闭一室,尽取古儒先所疏註笺纂六经文字凡百餘家……君独悉力标驳参伍毫釐同异,要於融而联之。”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上>》:“别治疏注,如迁《史》之徐广、裴駰,《汉书》之服虔、应劭是也。”
郭沫若《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疏注。”

网络解释:

疏注

  • 解释并疏通、阐发文意或补充注释。亦泛指注释性文字。
  •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HYQ
    • 五行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YGG
    • 五行

    (1)(动)灌注;灌入

    (2)(动)(精神力量)集中:~视|~意|引人~目。

    (3)(名)赌注:下~|孤~一掷。

    (4)(动)用文字来解释词句:~明|~音|批~。

    (5)(名)解释字、词、句的文字。~文|附~。

    (6)(动)记载;登记:~册|~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