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竿
拼音: | yī gān |
注音: | 一 ㄍㄢ |
一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宋时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为“一竿”。
引证解释:
⒈ 宋时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为“一竿”。
引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一:“京师买妾,每五千钱名一竿。美者售钱三五十箇。近岁贵人务以声色为得意,妾价腾贵至五千緡,不復论箇数。”
网络解释:
一竿
- 1、发展养殖业就比种庄稼一样,得因地制宜,千万不能想过去那样一竿子打下水,搞一刀切,还得尊重主人的意愿。
- 2、它们盘根错节的向远处蔓延,又挺直枝干的向天空生长,一枝枝、一竿竿,芊芊茫茫的,凝聚成了无边无际的遥远的绿。
- 3、当然,也不可以一竿子拍死一群,或许有些人内心和表象并行不悖、如出一辙也说不定。
- 4、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果农。
- 5、不过,浙江传媒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李灵革教授认为,在欢迎考试创新的同时,也不要把笔试等传统考试形式一竿子打死。
- 6、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对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似侬有几人?李煜。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一竿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