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iào fú |
注音: | ㄉ一ㄠˋ ㄈㄨˊ |
调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调教驯服﹐降服。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谓调和身口意三业,以制伏诸恶。
引《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猨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宋梅尧臣《吕山人同荆供奉见过》诗:“闻説道心调伏久,等闲休要起嫌猜。”
清唐孙华《再迭前韵》之一:“静中调伏道心多,早却杯鐺避酒魔。”
⒉ 调教驯服,降服。
引《旧唐书·蜀王愔传》:“禽兽调伏,可以驯扰於人;铁石鐫鍊,可为方圆之器。”
宋苏辙《历代论一·汉文帝》:“匈奴桀敖,陵驾中国。帝屈体遗书,厚以繒絮,虽未能调伏,然兵革之祸,比武帝世十一、二耳。”
许地山《缀网劳蛛》:“但他底威仪常是调伏这班人邪念,教他们转过心来承认她是他们底师保。”
网络解释:
调伏
字义分解
- 拼音tiáo,diào
- 注音ㄊㄧㄠˊ,ㄉㄧㄠˋ,ㄓㄡ
- 笔划10
- 繁体調
- 五笔YMFK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diào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