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衙
拼音: | guān yá |
注音: | ㄍㄨㄢ 一ㄚˊ |
官衙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对政府机关的通称。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对政府机关的通称。
引元刘詵《野人家》诗:“州符昨夜急如火,马蹄踏月趋官衙。”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二:“官衙远市无兼味,烹得池中两鯽鱼。”
国语词典:
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
网络解释:
官衙
- 1、中国封建社会的官衙机构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系统。
- 2、王德奋臂而应,只带志愿者十六骑,径直闯入隆德府城,冲进官衙抓住伪太守姚太师,敌军围上来,王德奋威在前面开路,格杀数十百人出城。
- 3、结果,当名闻遐迩的“降旗仪式”进行时,我正在和官衙门打交道。
- 4、所以,郑板桥曾对官衙里的作科犯奸、鼠偷狗盗之辈有一句话——“千算万算伏危机”,这些人最终难逃审判的命运。
- 5、自古官衙皆黑暗,何时秦镜再光明?却不知这场官司是非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6、有一次,我和老马谈起关于反对官员腐败问题,说到古代官衙立有“戒石铭”,提醒官员要廉洁为官,认真为百姓做事,不可欺压百姓。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官
- 五笔PNHN
- 五行木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