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校
拼音:biān jiào
注音:ㄅ一ㄢ ㄒ一ㄠˋ

编校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编辑和校订。

引证解释:

⒈ 编辑校订。

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予编校昭文书时,预详定浑天仪。”
曹靖华《飞花集·到赤松林去》:“这是鲁迅先生亲手编校,自己拿钱印的。”

网络解释:

编校

  • 编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n jiào ,是指编辑校订。
    • 1、可为每个存储库指定一组编校选项,例如输出格式、颜色模式、角色等。
    • 2、图书的编校质量是出版作的生命、核心,在出版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衡量出版事业是否繁荣的重要标准。
    • 3、如果未指定语言,系统会在编校过程中自动识别它。
    • 4、校勘学为学者编校文化遗产的书写文本提供诸项原则。
    • 5、印制质量差和编校质量差的图书,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大浪淘沙。
    • 6、负责一本文学杂志的编校作以及曾在武汉晚报实习。

    字义分解

    • 拼音biān
    • 注音ㄅㄧㄢ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YNA
    • 五行

    (1)(动)把细长条状的东西交织起来:~织|~草帽。

    (2)(动)依次排列;组织:~队|整~。

    (3)(动)编辑:~杂志|主~。

    (4)(动)创作:~剧|~曲子。

    (5)(动)捏造;瞎说:~造|~派。

    (6)(名)成本的书;或指书籍按内容划分的单位:正~|中~。

    • 拼音xiào,jiào
    • 注音ㄒㄧㄠˋ,ㄐ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UQY
    • 五行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jiào

    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