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拼音:xuě luò zài zhōng guó de tǔ dì shàng
注音:ㄒㄩㄝˇ ㄌㄨㄛˋ ㄗㄞˋ ㄓㄨㄥ ㄍㄨㄛˊ ˙ㄉㄜ ㄊㄨˇ ㄉ一ˋ ㄕㄤ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意思

词语解释

⒈  诗歌。艾青作。1937年发表。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

字义分解

  • 拼音xuě
  • 注音ㄒㄩㄝ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FVF
  • 五行

(1)(名)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是气温降到0℃以下时;空气中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2)(名)颜色或光彩像雪的:~亮。

(3)(名)姓。

(4)(动)洗掉(耻辱、仇恨、冤枉):~耻|~恨。

  • 拼音là,lào,luō,luò
  • 注音ㄌㄚˋ,ㄌㄨㄛˋ,ㄌ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ITK

1. 丢下,遗漏:丢三落四。落了一个字。

luò

1. 掉下来,往下降:降落。落下。零落(a.叶子脱落,如“草木落落”;b.衰败,如“一片落落景象”;c.稀疏,如“枪声落落”)。脱落。落叶。落泪。落潮。落英。落日。落体。落座。陨落。落井下石(形容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落雁沉鱼。叶落归根。

2. 衰败:没()落。破落。衰落。沦落。流落。落泊(a.潦倒失意;b.豪迈,不拘束,均亦作“落魄()”)。

3. 遗留在后面:落后。落伍。落选。

4. 停留,留下:落户。落荒。落笔。落款。

5. 停留或居住的地方:村落。部落。院落。

6. 归属,得到某种结果:落得。落空。

7. 陷入不利境地:落网。落难(nàn)。

8.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的祭礼,现泛指建筑物完工:落成。

9. 稀少:疏落。稀稀落落。

10. 屋檐上的滴水装置(俗称“檐滴水”):“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11. 死亡:殂落。

12. 〔落落〕a.豁达,大方,如“落落大方”;b.孤独,不苟合,如“落落寡合。”

13. 篱笆:“凿井浚渠,缚落锄园。”

luō

见【大大落落】

lào

1. 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枕”、“落炕”等。

  • 拼音zài
  • 注音ㄗㄞ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HFD

(1)(动)存在;生存

(2)(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他不~家|钢笔~桌子上。

(3)(动)留在:~位。

(4)(动)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

(5)(动)在于;决定于:学习好;主要~于自己努力。

(6)(助)“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

(7)(介)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

(8)(副)正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持续):姐姐~做功课。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KHK
  • 五行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GYI
  • 五行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 拼音de,dí,dì,dī
  • 注音ㄉㄧˊ,ㄉㄧˋ,˙ㄉㄜ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QYY

de

1.用在定语的后面。

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大楼~出口。

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谁~介绍人?

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 拼音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FFF
  • 五行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HHGG
  • 五行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