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职
拼音:tiē zhí
注音:ㄊ一ㄝ ㄓˊ

帖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兼职。

引证解释:

⒈ 兼职。

唐刘禹锡《复荆门县记》:“初,公以县之便闻於上也, 禹锡方在郎位,帖职为计曹。”
唐皇甫曾《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诗:“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
《旧唐书·食货志下》:“今度友盐铁,泉货是司,各有分巡,置於都会。爰命帖职,周视四方,简而易从,庶叶权便。”
宋时也称以他官兼馆职的为“帖职”。 宋欧阳修《论举馆阁之职札子》:“臣欲乞今后任发运、转运、知州等,更不依例帖职。”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吕成公编文鉴》:“孝宗赐名‘文鑑’,除公直秘阁,暨赐御府金帛…… 成公遂力辞帖职,上不从。”

网络解释:

帖职

  • 帖职,汉语词汇,读音为tiē zhí,意思为兼职。
  • 字义分解

    • 拼音tiè,tiě,tiē
    • 注音ㄊㄧㄝˋ,ㄊㄧㄝˇ,ㄊㄧㄝ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HHK
    • 五行

    tiè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tiě

    1. 便条:字帖儿。

    2.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tiē

    1. 妥适:妥帖。安帖。

    2.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3. 姓。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BKWY
    • 五行

    (1)(动)记。

    (2)(名)职位:~别|~称|~分|~官|~衔|~志|~责。

    (3)(代)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等奉命。

    (4)(动)掌管:~掌。

    (5)(连)〈书〉由于:~是之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