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唇相稽
拼音:fǎn chún xiāng jī
注音:ㄈㄢˇ ㄔㄨㄣˊ ㄒ一ㄤ ㄐ一
词性: 成语

反唇相稽的意思

词语解释:

稽:计较。指受到指责后不服气而反过来与对方计较。

引证解释:

⒈ 受到指责而反过来与对方计较。

汉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説,则反脣而相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语侵妇,妇反脣相稽。”
亦作“反唇相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小主人駡了他,他又反唇相稽。”
茅盾《子夜》六:“可是范博文竟不反唇相稽,只把身子闪开。”

国语词典:

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对对方加以计较、讥斥。《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聊斋志异.卷一一.段氏》:「连诟斥之,辄反唇相稽。」也作「反唇相讥」。

网络解释:

反唇相稽

  • 原指反过来责问对方。反唇:顶嘴.稽:计较。后来 则形容不仅不听对方的劝说,还反过来和对方争辩或嘲讽对方。
  • 反唇相稽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他不甘示弱马上反唇相稽,这下子俩人闹了个半红脸。
    • 2、对父母的责骂,做儿女的不应反唇相稽
    • 3、平时心高气傲的小美,这次被诘问时居然没有反唇相稽,实在有点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 4、虽然对方的口气不太友善,他却没有反唇相稽,只是耐心地继续说下去。
    • 5、这两个人是死对头,时常因为意见不合而反唇相稽,互相责难。
    • 6、老王的话还未说完,就遭到老李的反唇相稽,两人因此吵了起来。

    字义分解

    • 拼音fǎn
    • 注音ㄈㄢ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CI
    • 五行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 拼音chún
    • 注音ㄔㄨㄣ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FEK
    • 五行

    (名)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部分:嘴~。

    • 拼音xiāng,xiàng
    • 注音ㄒㄧㄤ,ㄒㄧㄤ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HG
    • 五行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xiàng

    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 拼音jī,qǐ
    • 注音ㄐㄧ,ㄑㄧˇ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DNJ
    • 五行

    1. 停留:稽留。稽滞。

    2. 考核:稽核。稽查。稽考。无稽之谈。

    3. 计较:反唇相稽。

    4. 至。

    5. 姓。

    1.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